文艺复兴艺术,是文艺复兴时代对欧洲整体美术风格的一个总称,也属于整个文艺复兴运动的一部分。该艺术风格上接哥特式艺术,下启巴洛克艺术。
文艺复兴风格大致发展阶段是在14世纪兴起,于15世纪在意大利半岛全面展开,在16世纪在整个欧洲达到了鼎盛期。17世纪后,欧洲美术风格渐渐转向矫饰主义。文艺复兴美术是西欧城市文化繁荣的产物,同时它与教会关系密切。在绘画上的成就最大,建筑和雕刻则稍逊之。文艺复兴美术最初发源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随后逐渐向欧洲各地传播,在意大利和德国、荷兰尤甚,在这些地区都产生自己杰出的艺术家。文艺复兴美术在南欧和北欧都有自己的特点,作为文艺复兴美术中心的意大利,成为后来几个世纪里,欧洲艺术家们的朝圣地。这个时期,艺术人才辈出,特别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被誉为文艺复兴三杰。
文艺复兴(英文:Renaissance,意大利文:Rinascimento,法文:La Renaissance,约从14世纪起至17世纪中期),原来的意思为“再生”“复兴”“复活”,是指欧洲出现希腊、罗马古典运动和学术的复兴运动,是欧洲从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时期的反封建、反教会神权的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其中主要的是人文主义的兴起,对经院哲学和僧侣主义的否定,艺术风格的革新,方言文学的产生,空想社会主义的出现,近代自然科学的开始发展,印刷术的应用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传布等。公元前6至5世纪,古希腊的经济生活高度繁荣,产生了希腊文化,在哲学思想、历史、建筑、科学、文学、戏剧、雕塑等诸多方面的造诣。公元3世纪后,罗马帝国逐渐衰落,欧洲从此进入上千年的中古时期。在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在意大利出现,新兴资产阶级形成,这为文艺复兴思想运动的开展提供了产生的条件,对意大利的思想文化、艺术科技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代表人物主要是佛罗伦萨的文学家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和美术家乔托。在15-16世纪,文艺复兴开始影响到荷兰、法国、德国、英国等,这个时期文艺复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并在不同的地方形成了区域的“文艺复兴风格”。到了17世纪,随着欧洲封建主义的衰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崛起,文艺复兴也走向的终点。
文艺复兴运动标志着封建文化的没落和资本主义文化的诞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变革。文艺复兴运动在道德、宗教、政治、科学、文学、艺术、建筑等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世界文明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奠定了后期人类文明成长的基础。
“文艺复兴”这个词主要在16世纪由画家兼建筑家(Giorgio Vasari, 1511-1574)首先使用的。 文艺复兴的本义为复活、再生,这个词在14一16世纪时被当时的人文主义者广泛的使用。当时的人文主义者十分推崇时代的文化,认为那是优秀的文明。而自己所处的中世纪时由于受到教会的控制,文化已经没落了,所以需要进行“复活”和“再生”。
文艺复兴虽然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但实质是提倡人文主义,肯定人性,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受古希腊文化的的影响,文艺复兴重视个人价值,追求自由与享乐,推崇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主义。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14世纪初,欧洲开始出现各种灾难骚扰的时期。频繁发生的饥荒使居民疲弱不堪,更容易受各种流行病的侵袭,如黑死病曾造成大量人口死亡。接连不断的战争也给居民造成巨大灾难,战争带来政治混乱,赋税沉重,兵士劫掠。另一方面,经济增长缓慢,农村人口更深受其害。这一切都导致不断产生社会动乱。这些现象决不仅限于一个地区,而是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在整个欧洲大陆出现。作为13世纪欧洲的特点的统一局面消失了,分裂的形势同时威胁着帝国和天主教会。在此之前,基督教会成为当时人们的精神支柱,并主导着人们的艺术与科学。基督教会还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法度,将上帝的教义置于崇高的地位,上帝的一切皆是权威,人们一切的生活准则都需要遵循基督教《圣经》的教义,任何人都不可以违背教义,不然将受到宗教法庭的制裁,严重的将会处以绞刑。在基督教会的严格管制下,中世纪的文学艺术创作缺乏活力,科学技术也没有取得更大的进步。
14世纪,欧洲爆发了一场规模极大的黑死病。黑死病又称为流行性淋巴腺鼠疫,大批人在这场瘟疫中丧生。许多人认为,这是因为上帝曾降临这片大陆,看到了人们的种种恶行,震怒之下给欧洲人的惩罚。于是教会教导人们虔诚地祈祷,可他们没有看到丝毫救赎的迹象,人们因此不再相信上帝和教会,对神学的信仰很快崩溃了。神学的光芒逐渐褪色,人的意识和生命的尊严开始彰显。
15世纪下半叶,欧洲开始从上个世纪的严重经济困难中复苏。复苏从德国和荷兰开始,导致文艺复兴运动的扩展,在此期间,出现了最初形式的商业资本主义。摆脱了中世纪瘟疫的欧洲人口,从1500年的7000万人增加到1600年的1亿人。他们基本上是在农村,但城市急速发展,在16世纪城市地区的发展高于人口的平均增长。在人口增长的同时,贵族和富裕的资产者购买越来越多的高价奢侈品。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在意大利出现,新兴资产阶级形成,这为文艺复兴思想运动的开展提供了产生的条件。
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了部分城市阶级的财富积累,让部分城市居民开始探索自我的价值与力量,开始出现创新精神,部分市民开始对博雅的知识分子充满了敬佩,并附庸风雅的开始模仿他们。人们开始无比的推崇古希腊罗马时代,对“黑暗时代”对中世纪充满了质疑。新的市民阶级在14世纪后得到了强劲的发展,开始成为文艺复兴思想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453年,拜占庭被奥斯曼土耳其攻陷,东罗马帝国宣告灭亡,君士坦丁堡也改名为现在的伊斯坦布尔。讲希腊语的拜占庭帝国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希腊学术传统,也保留了大量希腊文文献,在其最终被占领后,一些逃出的拜占庭学者把希腊文献带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的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的出现带来了不同文化的融合,产生了新的文化。早在中世纪时期,在宗教文化中就出现了以骑士文学为代表的“异端”小众文化,这些小众文化体现了早期市民的世俗性与普遍性趣味。随着意大利封建阶级的壮大,开始逐渐形成了不同于教会文化的市民文化。市民文化在艺术创作上带有强烈的反封建色彩,力求突破传统绘画中条框,要让绘画创作更加的自由。
在文艺复兴早期,人们对中世纪的文化充满的不满,人们希望能够得到更加自由的文化创作,希望能够从古希腊罗马文化中学习到必须带有“古风”的文化底蕴。通过人们对古希腊罗马文化推崇,古老的文明在文艺复兴时代得到了复兴。
在文艺复兴时代,形成了许多地方画派。众多的地方画派是意大利诸多城市共和国的反映。城市经济的繁荣带为文艺复兴美术的展开提供了丰富的土壤。比较著名的有佛罗伦萨画派、锡耶纳画派、威尼斯画派、翁布利亚画派、帕多瓦画派和波隆那的折衷画派。佛罗伦萨画派是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个重要的画派。威尼斯画派则是另一个重要画派,以运用色彩而称名,其他各个画派都有自己的特色。实际上画派只是一种艺术流派的模糊区分。画家们开设画坊,他们的客户不仅是教会,还有贵族、商人,由于订件过多,画家往往和助手们一起完成。
佛罗伦萨的乔托·迪·邦多纳是文艺复兴美术的先驱者,他摆脱了中世纪绘画的呆板,无论是透视手法,还是色彩的运用,都展现了他的非凡的艺术才华。乔托受到了他所处时代的欢迎,许多人都模仿他的绘画技法。这个时期,由乔托重新开始的透视技法开始被广泛接受。佛罗伦萨画派、翁布利亚画派是这个时期的两大画派。佛罗伦萨画派的代表人物除了乔托之外还有乔凡尼·达·米兰、马索·迪·邦克,至于锡耶纳画派则有西蒙尼·马蒂尼、彼得罗·洛伦泽蒂。
这个时代的画家仍在空间表现力上进行努力的探索。15世纪意大利壁画主要的绘画形式是湿壁画,这个时期也是油画发明直至取代蛋彩画的时期。由于美蒂奇家族的赞助,以及上个世纪的艺术传统之下,佛罗伦萨画派成为这个世纪最鼎盛的画派。这个画派早期的代表人物是马萨乔,他也是15世纪初期最著名的画家。他在27岁就去世,他的成就体现在为布兰卡契家族礼拜堂所作的祭坛壁画上,他的作品《失乐园》开裸体绘画之先,他的绘画工作为文艺复兴时代的美术风格奠定了基础。另一个画家保罗·乌切洛由于所绘飞禽精致而有“飞鸟”之称,他的代表作是《圣罗马诺之战》。和中世纪时期相比,同样也有许多修士参与美术创作,著名的修士画家有安吉利科和菲力颇·利比。15世纪下半叶著名画家波提切利的几幅作品相当有名,《春》、《维纳斯的诞生》、《污蔑》对人体美的描绘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他著名的画家还有吉尔兰戴欧、阿雷索·多维内提、维洛及欧。
15世纪还有威尼斯画派、翁布利亚画派、帕多瓦画派三个主要的画派。翁布利亚画派以擅长构图和风景描绘而出彩。著名的画家有美洛佐·达·弗利、卢卡·西诺莱利、佩鲁吉诺,其中佩鲁吉诺是拉斐尔的老师。帕多瓦画派的最著名画家曼坦亚在透视技巧上手法娴熟,同时,他也是一位出色的版画家。安托内罗·达·梅西那将尼德兰的油画技法传入威尼斯,使得该画派在色彩的变现力上成为意大利的佼佼者。威尼斯画派以后一直以色彩见长。威尼斯画派的著名画家还有贝利尼三兄弟、韦列托·卡巴乔。
在北欧,勃艮第公国的首府第戎是一个艺术中心,而尼德兰地区则以商贸发达成为一个艺术重镇,15世纪尼德兰最著名的画家首推范·艾克兄弟,长兄休伯特·范·艾克和其弟扬·范·艾克相比,名声要逊色许多。两人改良或者可以说是发明了油画,他们的著名作品包括:两人合作的根特祭坛画、扬·范·艾克独立作品《阿尔诺非尼夫妇》,这个时期尼德兰著名的画家还有比特拉斯·克里斯提斯、罗希尔·范·德韦登、耶罗尼米斯·博斯等。
16世纪是文艺复兴美术的盛期。15世纪下半叶出生的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相继进入了他们的创作期,除了这三个著名的人物外,还有诸多画家在这个时代留下了自己的名字。16世纪的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宗教改革运动对绘画的冲击,由于宗教改革提倡反对偶像崇拜,在欧洲北部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绘画一度趋于消沉。
16世纪最兴盛的画派是威尼斯画派。威尼斯画派以擅长用色而闻名,该画派著名的画家有乔尔乔内、提香、丁托列托、委罗内塞、雅克伯·帕尔马。其中,乔尔乔内和提香两人有过密切的合作,艺术风格上相当接近。乔尔乔内在盛年因病去世,作品不多而质量上乘,提香用色华丽,他的作品色彩明艳。丁托列托是提香的学生,他对色彩的运用也相当出色。委罗内塞是名装饰画家,擅长运用白色,他有数幅宴饮主题的著名作品。到了16世纪末期,这时的画家的作品往往带上矫饰主义风格。16世纪另一个著名的画派是博洛尼亚的折衷画派,这个画派融合了意大利南北绘画,安东尼奥·柯勒乔是这个画派的代表人物,由于长期生活在小城柯勒乔,他的作品能够被普通民众所接受。著名的画家还有帕尔米贾尼诺、卡拉契兄弟,卡拉契兄弟不仅是优秀的画家,还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美术学院以培养美术人才。
在欧洲北部尼德兰绘画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宗教意识不强,但是有关市民生活题材的作品层出不穷,风景画、肖像画、风俗画等一系列有关普通市民的绘画在尼德兰绘画中占了相当的比例,总地来说,尼德兰的绘画有很强的现实主义风格。在16世纪,这种现象表现的尤为明显。16世纪的绘画大家是老彼得·布吕赫尔,他将目光投向广大的农村,一些作品描绘了那个时期的尼德兰农村生活。两个儿子小彼得·布吕赫尔和老扬·布吕赫尔都是画家。另外,16世纪的尼德兰,一些画家受到了意大利的影响,这些人被称作罗马派画家,包括扬·戈萨尔特、巴纳德·范·奥里、扬·塔斯塔特等。在德国,绘画大家丢勒是德国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他不仅擅长油画,还颇为精通版画。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还有阿尔特多费尔、鲁卡斯·克拉纳赫、小汉斯·霍尔拜因、德国著名的画派是一描绘多瑙河沿岸风光的多瑙河画派。
哥特式建筑在意大利的影响不大,有着古罗马和古希腊艺术底蕴的意大利和欧洲其他地方有着差异,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后,意大利的建筑师开始在吸收古代建筑的特色,诸如柱式、浮雕等。同时,他们也不断创造新的形式,如增加窗户数目等方法,并应用到新的建筑设计上。布拉特曼设计了格拉齐圣母堂、罗马掌玺大臣官邸等建筑。圣母百花圣殿的是文艺复兴建筑在佛罗伦萨的代表作,多名艺术家参与了该教堂的建造,乔托、布鲁内莱斯基,特别是由布鲁内莱斯基设计的圣母百花圣殿大圆顶,16世纪,文艺复兴建筑的辉煌在罗马展开,由于教廷的支持下,艺术家们开始使用文艺复兴的风格装点罗马城。圣伯多禄教堂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精品之作,建筑师与艺术家勃拉芒特、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和小莎迦洛等都曾参与设计。作为另一个艺术中心,威尼斯的建筑有威尼斯总督府、圣马可图书馆、圣乔治教堂。在法国,在君主弗朗索瓦一世带领下,延请意大利的艺术家北上,兴建枫丹白露宫、香堡、布卢瓦城堡等宫殿建筑,这些建筑在带有文艺复兴风格的同时,往往还带有法国本民族的审美趣味。
1240年,比萨办起了一所雕像和徽章制作的学校,尼可拉·乔凡尼便迁来比萨,他和其子乔凡尼·皮萨诺是早期,他们一起合作设计了许多作品。14世纪40年代黑死病袭击整个欧洲,使得文艺复兴运动受到了影响。雕刻也不例外。在沉寂了一段时间后,文艺复兴运动开始重新兴起,洛伦佐·吉贝尔蒂是15设计上半叶最重要的雕刻家。他的主要作品是佛罗伦萨洗礼堂的铜门,为此,他前前后后花了数十年的时间,这就是著名的天堂之门。15世纪另一个著名的雕刻家是多那太罗,文艺复兴初期写实主义与复兴雕刻的奠基者,对当时及后期文艺复兴艺术发展具有深远影响。15世纪著名的雕刻家还有安德烈阿·德尔·维洛及欧、安德烈阿·德尔·洛比亚、安东尼奥·洛些利诺等。进入16世纪,三杰之一米开朗基罗不仅在绘画上还在雕刻显现出自己的才华。16世纪的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法国在君主弗朗索瓦一世的治下达到了一个文化繁盛期,许多艺术家被请往法国,在枫丹白露开始为法国国王进行艺术创作。在这其中,著名的雕刻家有罗索、普力马提乔、契里尼。
在中世纪末期,人们把那些研究希腊、罗马古典文学艺术的学者叫做“人文学者”,以区别于那些专搞基督教神学的神学家。古典文学艺术是以人事为中心,注重实用,因此,新兴资产阶级代言人就把他们的要求归结为“人文主义”这一口号,以此作为文化革命的旗帜。“人文主义”,也叫“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它的含义相当广,但主要是指一种信念,即相信“人”是世界的主人和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相信“人”的智慧和力量,要求一切以“人”为本,发展“人”的事业。新兴资产阶级所追求的是世俗性的东西,因而人文主义一开始就体现为一种“世俗化”的运动。
文艺复兴时期主张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文主义思想家们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所倡导的理性精神和非基督教的人本主义来批判基督教神学和封建思想,在欧洲掀起了一场反封建、反教会、提倡理性、宣扬人性、要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启蒙运动。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数学家卡尔达诺和艺术家切利尼的自传作品也佐证了在文学和艺术中的个人主义。科学是人文主义最伟大的成就,伽利略用望远镜观察天空,搜集支持哥白尼的证据,他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还第一个发表了月球图。他的发现与教会的观点相悖,被宗教裁判所审判并要求毁弃他的著述。
著名的鹿特丹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在《愚人颂》中就尖锐嘲讽了僧侣的虚伪和骄奢腐败,引发了欧洲各地教会呼吁变革的声浪,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这些都体现出了文艺复兴时期“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
在中世纪,文学面临着死气沉沉、万马齐喑的现状,民间文学中的进步作品和骑士文学中的非宗教因素以及某些下层僧侣创作往往被视为的异端思想。文艺复兴给文学注入了活力,同时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包容着很强的理性精神和文学精神,在很大是程度上体现了感性和理性、人文与文学的融合。这在文艺复兴先驱者但丁、彼得拉克、薄伽丘的作品中都有体现。
文艺复兴在文学创作中把描写现世生活作为首选题材,以个性解放、赞美理性为主题。中世纪中,基督教文化体系占据主导地位,在宗教文学中,对来世生活的描写、宣扬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成为文学创作的基本题材和主题。
在彼特拉克的《歌集》中,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热爱生活和自然,渴望人间的幸福,追求爱情和荣誉,但不能和宗教传统及禁欲主义思想决裂;有爱国热情和民族意识,而又脱离人民,轻视群众。文艺复兴还开始推崇写实主义手法,将文学作为社会的镜子和时代的缩影,它继承了欧洲古代优秀的文学传统,广泛描写欧洲历史大变动时期的社会生活,展示社会转型时期人性的觉醒。薄伽丘的《十日谈》就是文艺复兴现实主义的代表作,描绘的意大利人们知真实的生活面貌。
文艺复兴对艺术的发展影响极为深刻,促进了艺术的重新认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体现了人们对于生活和美感的追求,更加贴近自然。在文艺复兴时期之后,受其影响许多艺术作品都是表现世俗生活的。
达·芬奇的著作《蒙娜丽莎》展现了神性和人性的光辉,肯定了人从自然状态脱离而存在的意义。这幅作品所折射出的女性的深邃[suì]与高尚的思想品质,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于女性美的审美理念和审美追求。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则很好的把宗教与世俗相结合,在圣母温暖的目光下,看到了母性的温柔,看到了一位平凡的母亲对孩子的爱。米开朗琪罗的代表作《大卫》更能表现人文主义精神,从大卫身上,可以看见人的理想、人的尊严、人的意志。这些都可看出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也是越来越肯定人本身。
恩格斯在《自然辨证法》一书中高度评价文艺复兴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给现代资产阶级统治打下基础的人物,决不受资产阶级的局限。相反地,成为时代特征的冒险精神,或多或少地推动了这些人物。那时,差不多没有一个著名人物不曾作过长途的旅行,不会说四五种语言,不在几个专业上放射出光芒。”
(美)玛丽·普拉特·帕米利在《法国简史》里评价文艺复兴:“这个时期,艺术的伟大赞助人、梵蒂冈博物馆的创建者,教皇尤里乌斯二世登上历史舞台;辉煌艺术的代表作——雕像《望楼上的阿波罗》《拉奥孔和他的儿子们》被发现;圣彼得大教堂被设计并建造出来;然后是教皇利奥十世(美第奇家族的教皇)与马丁·路德的登场。”
乔托·迪·邦多纳(Giotto di bondone ,1266—1337),乔托是西方绘画的开创者。他将写实风格和明暗远近法结合,迈出了绘画中关键性的一步。此外,乔托还十分重视叙事与现实的结合,赋予绘画独立的意义。乔托开创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写实主义表现,影响了文艺复兴的艺术创作。
扬·凡·艾克(Jan Van Eyck,1385-1441),扬·凡·艾克是早期尼德兰画派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奠定了尼德兰文艺复兴的绘画风格。他将画面中的神圣内容拉回到现实世界,用精细的写实和微妙的光影描绘作品。扬·凡·艾克因其对油画艺术技巧的创造性使用与研究,成为了“油画之父”。
马萨乔(Masaccio,1401-1428),马萨乔是文艺复兴艺术创作中的先驱与里程碑,他创造性的在画面上用透视法处理三度空间表现画面,同时用哥特式艺术风格表现现实生活,引发了文艺复兴的绘画革命,其绘画技法成为近代美术发展的基础。
达·芬奇(da Vinci,1452-1519),达·芬奇是整个文艺复兴时期卓越的代表人物,在绘画、科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就。达·芬奇善于总结前人艺术成果,在绘画构图、明暗、透视、色彩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运用画画中的“明暗法”和”渐隐法“,将画面形象的真实感和立体感进一步体现出来,《蒙娜丽莎》就是这种画法的典范之作。
拉斐尔·桑西(Raffaello Santi,1483-1520),拉斐尔善于吸取别人长处,从而创造出文艺复兴艺术风格中的典雅、优美之风,同时他的作品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技巧,实现了现实美与理想美的完美结合,成为古典艺术创作的楷模。
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1564),米开朗琪罗下善于表现出作品戏剧般的效果、以及磅礴的气势,将人类的悲壮情感充分体现出来。他的作品故事情节错落有致,人物性格鲜明多样,画面繁而不乱,将人性美与内心美充分的展示出来,充满了激昂的人文主义精神。
乔尔乔内(Giorgione,1477-1510) ,乔尔乔内是威尼斯绘画代表,其作品画面往往富有高度的艺术感和想象力,同时也带有充满着诗意的忧郁。乔尔乔内擅长使用明暗造型法及晕涂法,表现大自然的光影变化,他的作品构图新颖,造型柔和。
提香(Tiziano Vecellio,1490-1576),提香的作品充满生机和理想,但又带有古典主义色彩,用色大胆,色调丰富明快、微妙准确,笔触热情奔放,流畅自如。他的作品画面响亮而和谐,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和雄浑、华贵之美,是巴洛克艺术的前奏。
丁托列托(Tintoretto ,1518-1594),丁托列托的作品,将提香的色彩与米开朗基罗的素描结合,继承传统又有创新。形象动感热烈,色彩富丽奇幻,创造了别开生面的新艺术,在威尼斯画派独树一帜。
委拉斯开兹(Velazquez, 1599-1660) ,委拉斯开兹是文艺复兴后期西班牙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对印象派影响深远。委拉斯凯兹反对外表的虚饰,主张现世的真实。作品特征鲜明,笔触自然、色彩缤纷,复杂的表现技巧再现了人类自然的美妙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