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托·迪·邦多

Giotto di Bondone

时代:13 世纪 - 14 世纪

生卒:约1267年—1337年

国籍:意大利

籍贯:佛罗伦萨

职业:画家

成就:欧洲绘画之父

乔托简介

乔托简介

  乔托(乔托·迪·邦多纳,Giotto di Bondone,约1267年—1337年1月8日),出生于佛罗伦萨北郊韦斯巴纳诺村,意大利画家、雕刻家与建筑师,文艺复兴的先驱者,佛罗伦萨画派的创始人。

  乔托于1290年-1300年为罗马的圣彼得柱廊形大厅作《纳韦切拉》镶嵌画;1305年,绘制了《圣经》中玛利亚和耶稣的故事;1310年,完成了祭坛画《庄严的圣母子》;此后,他绘制了28幅有关圣法兰西斯生活及宗教事迹的壁画。乔托毕生尤擅壁画,如《哀悼基督》《金门之会》《逃亡埃及》等;其画作人物造型具有立体感、空间效果显著、构图重点突出、透视技法充分运用,具有生活气息。他也是第一位突破中世纪拜占庭美术束缚转而运用新的技法作画的画家,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

  乔托曾师从契马布埃。乔托的艺术创作不仅是对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影响极大,后来的马萨乔、达·芬奇、米开朗琪罗都十分重视向他学习。乔托创立的现实主义原则超越了一般技法范畴,从而具有典范意义。

生平

  乔托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韦斯皮亚诺村中,据知他的家庭背景比较卑微,父亲是农夫出身。童年时的乔托要做很多粗活,如放羊,到处帮工等。

  青年时期,乔托拜意大利画家契马布埃为师(有一说是契马布埃路过他家,看到10岁的乔托在石头上画羊群的样子,发掘了他的天分),在1280年-1290年间向他学画,主要是学画宗教画,然而他并不喜欢僵硬的拜占庭艺术绘画风格(ltalo-Byzantine),他认为宗教人物如圣母和耶稣,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因此他特别加强了人物画中的肌理和阴影感,也将过去平板的金或蓝色背景改为透视画法的一般风景。此突破获得宗教界的喜好,使他大受欢迎,并被委托其他很有名的画。 1290年-1295年,他跟着契马布耶到阿西西的圣方济大教堂上院画了三十六幅壁画,这些壁画,让他走出了自我风格。之后1296年-1299年,他再到圣方济大教堂绘有28幅圣方济历史。

  1305年到1308年(有一说为1302年-1305年),意大利帕多瓦市的斯克罗维尼家族委托乔托在史格罗维尼礼拜堂的左、中、右三面墙画壁画,乔托一口气画了38幅连环的宗教故事画,入口上方的反立面整面墙是巨幅壁画《最后的审判》,祭坛上方是圣母玛利亚的故事;左右边的第二与第三条状带区是基督的故事;底台的墙壁是人类史。这是他目前被保存最完整的壁画纪录,其中最有名的为《犹大之吻》和《哀悼基督》,乔托也因此在意大利14世纪的绘画史上奠定了他经典的地位。这个时期乔托也和但丁结为好友。但丁在神曲中提到乔托多次,并极力赞美他的画风。

乔托与圣方济

  1300年代初期,乔托陆续画了相当多的宗教壁画,如阿西西教堂里圣方济的宗教故事壁画;佛罗伦萨圣十字圣殿巴尔第小圣堂中的宗教故事壁画(约为1319年-1328年画成)。其中圣方济的宗教壁画在西方绘画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史家以此认为乔托是第一个企图画出有透视感和深度空间的画家。在乔托的其他作品当中,也明显的看出他对于画作中真实空间的表达相当努力,有些壁画甚至还搭配了真实教堂内部的透视感来构图。

  除了壁画外,乔托也有很多单幅的蛋彩画作品。

晚年画风

  乔托晚年时画风有点改变,当时哥特式艺术盛行,宗教人物的身长都一律加长并增加飘浮感,但他著名的透视背景画风依然没有改变。他死后因黑死病在欧洲盛行,因此到列奥纳多·达·芬奇的时期,约有100年的断层。

重要作品

  斯克罗威尼小堂:1305年

  《最后的审判》

  《哀悼基督》(Il Compianto su Cristo Morto)

  《犹大之吻》

  《三贤士来朝》

  圣母登极(Madonna in Maestà)

  基督的一生

人物评价

  乔托·迪·邦多纳(giottodibondone),是同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之勃起联系在一起的。在造型艺术史上,他一向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现代绘画天才的奠基者。

  他,发现了人,把人从神学的铁牢里解放出来,请入造型艺术的殿堂。虽然他笔下的新人形体还不完美,精神还不占主要地位,优美、崇高尚未成熟,但毕竟为我们开创了一个新时代。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乔托出发了意大利的民族基因,把新兴的意大利人同古希腊、罗马人的气质联系起来,并以古朴庄严的绘画风格展现在世人面前。

  乔托又是一位多面手,不但长于绘画,还常与雕刻和建筑。他身后有一大批多才多艺的造型艺术大师涌现,使得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艺术奇迹名垂青史。

  在画家的工作室里,这位自然之子一有机会便挣脱呆滞死板的中古绘画传统的束缚,回到他取自大自然的纯真朴实中去,很快便“青出于蓝胜于蓝”,超过了他的老师。契马布埃慧眼识乔托的故事,后来在诗人但丁所写的不朽之作《神曲》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人类力量的空虚的光荣啊!

  他的绿色即使不被粗暴的后代。

  超过,也在那枝头驻得多么短促啊!

  契马布埃想在绘画上立于不败之地,

  可是现在得到彩声的是乔托,

  因此那另一个的名声默默无闻了。

  ——《神曲·炼狱篇》

  薄伽丘在《十日谈》里称乔托为“卓越的天才”“佛罗伦萨的灯塔”“把淹没了许多代的美术带入了人间”等等.

相关作品

5000×2196 PX 6.14 MB高清图

马萨乔壁画《纳税银》

2346×4226 PX 7.66 MB高清图

马萨乔祭坛画《圣母子与天使》

1707×3800 PX 15.36 MB标清图

马萨乔壁画《圣三位一体》

5554×9889 PX 17.13 MB高清图

马萨乔作品《圣安德烈》

2230×3683 PX 5.23 MB高清图

马萨乔作品《圣母子与圣安妮》

4000×1408 PX 4.35 MB标清图

马萨乔祭坛画《三博士来朝》

8660×4429 PX 21.09 MB高清图

马萨乔圆形画作品《出生纪念盘》

3110×4096 PX 12.09 MB高清图

传马萨乔《青年男子肖像》

8702×4200 PX 155.95 MB高清图

扬·凡·艾克作品《根特祭坛画》

4998×6792 PX 24.54 MB高清图

扬·凡·艾克作品《泉边圣母》

会员登录
用户名:*
登录密码:*
会员注册
用户名:*
密码:*
重复密码:*
邮箱:*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